家里三代五人。洪伦夫妇上有老,下有小,门外门里都忙得像打急了拼命转的陀螺,天天宛若“双抢”大忙。无奈,小英儿寄养去邻村一个王阿婆家里。
王阿婆男人死得早,她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在公社农中当老师,农忙才回家。平时,有腿疾的王阿婆不下地干农活,在家饲养五只拉毛兔和两只剪毛胡羊。每天,上野地割青草是她的“必修主课”。
那时候,农村“学龄前儿童”都是随便扔东扔西的。光着屁股,拖着鼻涕,满村满巷跑。反正都是熟人熟地,丢不了。小孩子像散养的野鸡野鸭,无人管束。到点,奔家吃饭、睡觉。
小英儿爷爷奶奶都在城里工作,还有一个小叔子和小姑妈也在城里生活。老人家惦记家乡的老爹爹和大儿子洪伦一家子,时不时地给乡下“输点血”,增强些经济生活实力。
讲妥了,每个月给王阿婆寄养费5元。小英儿的瓜果、糕点、玩具、服装、鞋帽由爸妈另给。
小英儿寄养王阿婆家已有半年了,一切都好好的。秋去冬来,小英儿戴上了“虎头帽”,穿上了“虎头鞋”。精精神神,暖暖乎乎。
一天上午九十点钟,王阿婆去河边刷马桶。小英儿像跟屁虫似的,一步不拉。王阿婆叮嘱小英儿站在河岸上别乱跑。她顺着石条走下去刷马桶。小英儿在岸坡上拣小瓦片,小石子朝着水面掷去。“扑通、扑通”,随着声响可以看到飞溅的水花和荡漾着扩散开来的一圈圈水纹。小英儿亲手创造了大自然的奇妙,看着,叫着,惊喜快乐,忘情得意……小英儿脚下踩在岸边上,身体打晃,站立不稳,像个圆球滚落河中。
王阿婆被“扑通”一声巨响惊呆了,马桶刷子随手甩到半天高。她很快反应过来,出大事了,小英儿掉进河里了!这声巨响如同晴天霹雳,炸得老人家六神无主。跺脚拍手,大声呼救:“快来救人那!快来救人那!”那时节,小英儿已经穿上棉袄棉裤,还不可能一下子沉入河底。吓懵了的小英儿求生的本能,手脚乱蹬乱舞。平时温柔平静的河水,此时此刻翻脸无情,汹涌着,戏弄着,企图吞噬掉这条脆弱无助的小生命。情况万分危急!王阿婆在声嘶力竭地喊叫,小英儿被冻得开始意识模糊,小嘴巴不由自主地在大口吞水,小身体渐渐下沉。
不幸之中有万幸。村上有五个精壮男人去街镇供销社挑化肥,共十袋。每袋五十斤。刚挑回队里,准备入库。听到救命声,扔下扁担,循声奔去,几个人同时跳入河中……
小英儿救上来了。眼睛紧闭,嘴唇发紫,小手紧握,浑身滴着凉水,没有了生命气息。
王阿婆急疯了,不顾一切地跺着脚,仰天哀嚎:“老天爷啊,你开开恩吧,把小英儿救活,让我替他去死吧!”眼泪,鼻涕溚溚滴,在场的村民无不为之动容。
别哭了,快抢救小英儿!抢救溺水小孩的最原始、最有效办法是立即把小孩倒背在大人腰背上。施救者双手往后上肩,抓紧小孩双脚,让小孩“倒栽葱”,头朝下。马上不停地跑,村东头奔到村西头,村西头奔到村东头。一边奔跑,一边躬腰猛烈抖动。小孩身子被抖动一下,在场人的心也强烈抖动一下。旁边贴身跟跑着一个帮扶的人。一边跑,一边用手使劲地拍打两下孩子的小屁股,刺激他的神筋和身体……-直要到把浊水全部从口腔里倒流出来。不能停,不能歇。救命比救天底下任何东西都重要。何况是一条初到人世间的幼小生命啊!刻不容缓,万分火急!众人的心都被揪到嗓子眼上。无数双焦急的眼晴,紧盯着奔跑的全力以赴的生命拯救使者。
王阿婆双膝脆地,频频磕头,嘴里喃喃念词,乞求菩萨保佑。
短暂却又漫长的等待和煎熬,终于逢凶化吉。小英儿苏醒过来了。王阿婆继续磕头如捣蒜,“咚、咚、咚”。哪顾得上疼痛,只想着把活蹦乱跳的小英儿完好无缺地交还给他的父母亲。
小英儿溺水濒临夭折,抢救及时,去鬼门关撞了一下,复又还阳。这突如其来的惊吓,王阿婆已经被吓掉半条老命,再也不敢照看人家小孩子了。别说五元“黄鱼头”,就是十元“大团结”,都无福消受了。消息不胫而走。洪伦和萍萍,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包括我久乐都被吓得“三魂丢掉二魂半。”
小英儿安然无恙,领回家了,整天和妹妹相依相伴。嬉笑声,哭闹声,声声慰藉和温暖年轻夫妻的心房。萍萍仿佛一只老母鸡,张开翅膀,把一双宝贝疙瘩紧紧呵护在身旁。田里农活做不成了,挂钩公社副业办公室编织草帘子,能挣多少算多少。带带孩子,开开夜工,无风无浪无惊吓。
这真是:小人吓大人,大人吓煞人;稚子英才成,父母恩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