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到三十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四十岁时,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有些事仿佛早已注定一般,孔子的仕途一直不顺,不管他如何尽心竭力的去完成各种工作,但最终的结果都不怎么样--!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再后来,孔子在鲁国中又得罪了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
孔子此后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一向的主张错了,故而所有国君对自己都不甚重视,他专门来求见暗中教导自己多年的玄龟,想从师傅那里寻得些答案。
话说回来,孔子那套“礼”与“仁”的主张,在春秋这个大动荡的乱世中行得通吗--!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当时那种情况下,无论那个诸侯国若是采取了他的这套主张,那无疑于自取灭亡,所以诸侯各国都对孔子尊敬有加,但却不加重用。那为何儒家学说后来又能大方光彩呐,还是因为它提出了“礼”与“仁”的主张,这种主张给了乱世中惶惶不安的万千百姓一种向往和平盛世的希望,同时这套主张若是放在和平年代,那绝对是大加盛行的。
玄龟心知肚明,知道孔子现在提出“礼”与“仁”的主张,注定只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但这并不是“礼”与“仁”的主张不好,而是眼下这个时代还用不上它,等将来天下安定了,儒家思想自然会发扬光大,其兴旺程度也是其它诸子百家远不能相比的。
这时,玄龟才对孔子直言:“汝之成就,不在官场之上,乃是在儒家一途,若是将来有成,吾自会收你回山去修行仙道,岂不强过在人世间为官十数载!”
孔子恍然大悟,完全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从那以后,他广收门徒,弘扬儒家学说,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中去,其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同时也主张“学而优则仕”,这不外乎给天下读书人指明了一条方向——读书当官。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一观点和截教通天教主的收徒观点非常相近,是以截教门人,都对孔子高看一眼)。到后来,孔子共收得三千弟子,也应对了大道三千之数,其中贤者七十二。
再后来,孔子就像是开了窍一般,都不用玄龟去教导什么了,他自个就能琢磨出好多道理来,并逐渐完善了儒家学说的根基,其思想学说体系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概括起来就是一下几点:
一:互敬互信。伦理学上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其中心思想乃“仁”,意谓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
二:仁而有序。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三:微言大义。儒家有一个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不单纯记载史事,而且也通过遣词用字的方法,借此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称之为“微言大义”。
四:重义轻利。重官轻商,重本抑末,与现代商品经济不相适应。但在礼崩乐坏的大乱世,这却是给人们思想上指出了一条明路。
五:格物致知。就是专门从事科领域专业知识的研究,后来成为儒家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由于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儒家八派之说。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