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吃中午饭的时候,董大旺交代李水印,回去后得把自家的年对儿贴了,年三十的晚上,一定要在老院里放挂鞭。
董母也交代了一些家事,李水印一一记下。
米粟带着满满一后备箱的年货,带着二妞一家,开车上路了。
通往老家的路,现在修得非常好,米粟跑起来非常轻松。
她把二妞一家送到家后,又拐到井沟村,看了看自家的房子,一切都正常,没什么事,便返回到了镇上,这时,才刚刚下午五点。
米粟路过拥军旅馆的门口,特意下车去看了赵拥军。
赵拥军看到米粟很高心,连忙把自己店里做的特色灌肠、炸的肉丸子、一些新鲜的山货等等,给米粟装了三个纸箱子,非要让她带回去尝个鲜。
米粟推辞不过,就收了东西,并且邀请赵拥军,如果春节期间去洛城玩,一定要到自己家里来吃饭。
赵拥军笑哈哈的满口答应。
他想到米粟还得开三个小时的车,就让厨房给米粟煮了十多个肉丸子,垫垫肚子。
米粟吃了肉丸子,又给董永打了个电话,便开车下山了。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除了董大旺和米君庭,其他四人都上手了,烧了一大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还包了很多的饺子。
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饺子一边看电视。
董母本是个安分守己,心地善良的女人,所以,当儿子提醒过她吃饭时的毛病后,她就记在了心上,现在已经改掉了唆筷子翻菜的毛病。
米粟对东大旺说道:“爸,永哥跟我说了,春节串亲戚是咱们山里的规矩,我们不会坏了这规矩,放心吧。”
董永跟着说道:“爸、妈,米粟的意思是,明天大年初一,我们一起回去,在家里住上两天,把亲戚都走一走。”
董大旺大喜:“真的,我们明天一早回山里?”
米粟笑了:“当然真的,送亲戚的礼物我们回到镇上再买,现在镇上的超市里什么都有卖的,省的我们老远的往家里拉东西。”
“好好,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礼节,如果春节的时候亲戚们不走动一下,平时又没时间来往,那还叫啥亲戚呀?!”董大旺感慨道。
“亲家说的对,亲戚越走越近,感情越攒越深。亲戚也代表着一丝血缘的纽带,别总想着远亲不如近邻,真要到了事上,还是得找亲戚,为啥过去会有‘株连九族’一事,是因为它这里面有割舍不断的血缘!”米君庭道。
董大旺笑道:“还是亲家有文化,能讲出一番道理,我只知道,在山里,你家的亲戚多,厉害,就没有人敢欺负你!”
大年初一的早上,米粟跟父母告别,亲自开车,和董永一家回了山里。
在镇上买好看亲戚的礼物后,董永还买了两挂五千响的鞭炮,说是大年初一得放挂鞭,剩下一挂初五的早上放。
董大旺高兴地连声说好。
到了家门口,米粟一眼看到了院门上贴的红对联,应该是李水印贴上去的。
董永已经院门就点燃了一挂鞭,整个院子里就像爆炒豆一样喧乎,很快就把街坊邻居招了过来。
董大旺哈哈大笑着,跟老街坊们互相拜着年。
米粟连忙把一袋子混装的花生、瓜子、糖果拿给大家吃。
孩子们上前哄抢,小院里嘻嘻哈哈,热闹非凡。
初二的上午,大妞一家,二妞一家都来了,米粟作为董家的媳妇,热情地接待了两位姐姐一家,并给孩子们都发了红包。
全家人开开心心地在董家老院团聚了。
这个春节,董大旺老两口过得特舒心,不管是在家里接待亲戚,还是米粟和董永出去串亲,都让他们很满意。唯一让董大旺烦心的就是董永额头上顶着一块四四方方的白纱布,大过年的想想都不吉利,村里人谁见了还都要关心一下,别提多闹心了。
因为米粟初五要返回海州工作,所以初四下午,她和董永就下山了。
董大旺和董母一回到大山就不想再回城里了,说是还是在老家住着自在。
董永和米粟也不想勉强二老,只要二老开心,就由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