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王珂并没有马上就说出自己的想法来,他需要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然后才能针对他们的想法,来调整自己的思路,以便于更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毕竟现在的时代和王珂知道的后世有很大的区别,自己的想法里有可能有很多是与现在的时代不相符的,就算是自己能说服这些人,要想做起来也是相当的困难,到那个时候,再把自己给搭进去,要自己帮着弄,那自己可就没有时间这样清闲了,再加上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知道的,要真的去做这事,自己可是绝对不行的,只能是误人子弟,这可是王珂不愿意的。
见到王珂问起他们是怎么想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不客套,直接就把他们现在的想法给说了出来,无非就是和现在这个时代所固有的模式一个样,招来一些文人,进行诗词歌赋的研读,唯一不同的,就是所学的以李泰编纂的集注为主,再辅以诸子百家的著作,在王珂看来,也就勉强算得上是一个文学院而已,要说和王珂心目里的想法,那可是相差很远了。
王珂仔细的思索了一下他们的想法,才慢慢的开口把自己的说法给说了出来,只不过现在王珂所说的就没有他自己想的那样具体了,只是大概的说了一些他自己觉得应该设置的科目,也就是说,不以纯粹的文学学习为主,而是要成为一个多科目的综合的学院,让各种人才都能够在里面进行系统的学习,以便于将来在各行各业里都有这样的人才进行管理。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于王珂所说的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在他们看来,只有诗书才是需要学习的,至于别的技能都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是不需要具体的进行学习的,现在王珂却这样郑重其事的提出来,让他们真的是一下子接受不了。
王珂也知道,这样的问题,要让他们马上就接受是做不到的,只能是靠自己慢慢的引导才能达到目的,于是王珂慢慢的喝他们讲清了其中的道理,还不时用自己做的事情来作为例子,这才好不容易让他们转过弯来,认同了王珂的想法。
见到他们终于对自己的说法产生了认同感,王珂也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只要他们同意了,在向李二同志汇报的时候,就不用自己一个人去说服李二同志了,起码这些人也会在一旁帮着自己向李二同志进行介绍,让李二同志觉得,这事就不是自己一个人在这样想,而是朝里的这几个重臣都是有着这样的想法的。
这人多了,说出来的意见也就更容易让李二同志觉得是对的,产生认同感的机会也就更大,能够得到李二同志首肯的几率也就比以前大了许多,这当然是王珂最希望看到的了。
不过这两个老不死的的确是相当的稳重,对于这件事里,自己不清楚的地方,都是要想王珂进行询问的,希望王珂能给他们一个清楚明晰的答案,这也有他们的私心在里面,他们是怕一旦和李二同志说到此事,要是李二同志问到什么他们回答不出来的地方,那可就有好戏看了,所以现在只要他们举得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都向着要王珂给他们解释清楚了。
王珂既然已经说了这么多,当然也不会说道一半就不说了,只要他们问起,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用自己认为浅显易懂的话把他们的问题给介绍清楚。
就这样,也耗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让王珂说得口干舌燥了,才让两个老不死的感到没有什么需要再问的了。
不过这个时候,杜如晦却有了新的想法,只见他抬起头来,向着王珂问道:“贤侄呀,你所说的,我们倒是都明白了,也知道这样做对于我大唐是有利的,可是要成立这么多的学科,又要上哪里去找这么多懂得这些学问的人来讲授课程呢?以老夫知道的,朝里可是没有这样的人会这些东西呀!”
王珂一听这话就差点想要坐到地上去了,这些人怎么就这么迂腐呢,现在能在朝廷里做官的,除了那些打打杀杀的武将,就是这些象他们一样给李二同志出谋划策,帮着李二同志管理的文人了,要是这些人都懂得了这些技艺,那才是奇怪了呢,懂得这些技艺的人只能是在民间才有啊!怎么可能老师想在朝廷的这些官僚里来找呢!
王珂只好说道:“伯父,朝廷里的大臣当然是不会懂得这些的,这些人只能是到民间去找才成。现在我们要建立的学院,是一个新型的、包括了无数的技能的综合性的学院,就要有不拘一格的风貌,只要是符合我们需要的,哪怕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请来教授的呀!”
“不行!绝对不行!”
王珂的话刚一说完,房玄龄和杜如晦就异口同声的说道。
接着房玄龄一脸严肃的对着王珂说:“自古以来,这仕途都是天下读书人最企望的,士农工商,这可是千古不变的,怎么可以让这些艺人来教授读书人呢,这是绝对不行的!”
~~~~~~~~~~~~~~~~~~~~~~~~~~~~~~~~~~~~~~~~~~~~~~~~~~~~~~~
本书首发:17k请各位读者大大支持正版阅读。更多精彩,尽在17k
本书成立qq群了,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大大可以加群qq:87202034 对本书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可以在群里与作者进行讨论。作者对各位大大的支持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