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p>
在大庸,仍旧有祭灶这个习俗。有种说法,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里也如此。不过师无涯对此非常不赞同,准备祭品主要是家中妇人操劳,而且家中掌勺的一般也是妇人。凭什么不让人家参与祭灶?师无涯一家以前祭灶就是包括奶奶在内,全家一起参与的。</p>
在他家乡,祭灶的时候会用上灶糖,又叫做关东糖,一种主要由麦芽和黍制作出来长杆状的节令美食。因为是拉出来的,所以内里就有长条状的疏孔,表面还裹着芝麻,吃起来酥脆鲜香而又不黏牙。</p>
关东糖制作工序也不复杂,其实关东糖就是将熬好的麦芽糖拉成白色的长条,然后在裹上芝麻即可。但拉糖前还需要进行揉糖,而且还必须趁热进行,之后的拉糖也是费力气的工作,还是只做点麦芽糖好了。</p>
北方做麦芽糖一般选用的是麦芽与糜子,也就是黎,有粘性,也有用小米、稗子米、大米以及玉米的;南方则一般选用糯米。其中最为优良的选择便是糜子与糯米,这两种谷物的粘性高。</p>
糜子与糯米师无涯他们家都有,师无涯最终选择了糯米与糜子共用,南北融合,而且这样子做出来的糖色会漂亮许多。</p>
准备做麦芽糖的工作在祭灶十天前就开始了。</p>
麦芽糖当然需要从麦芽开始做起来,选种,育苗,放在炕头上就能达到使小麦发芽的目的。利用竹筐与木盆进行水培,这样得到的麦芽根部才不会粘带泥土。大约七天左右,小麦芽就能长得差不多可以使用的状态。</p>
这时再将糯米与糜子煮熟,麦芽也需要将其切碎。要确保小麦粒尽量切碎,越碎越好。之后再将麦芽与蒸煮好的糯米与糜子混合,搅拌充分,再经过三个时辰左右的发酵后,过滤,留下滤液便是熬糖的原料了。</p>
熬糖是一件费心费力的工作。时间久不说,而且还需要始终有人守着,要不然就容易把糖熬糊。幸而还有岳仲麟陪伴在身旁,师无涯发现这段时间岳仲麟似乎更粘自己,这小子心里绝对有自己。</p>
等到熬到差不多的浓稠度就得到麦芽糖。看着身旁的岳仲麟,师无涯突然又想要试试拉糖。</p>
取来兽皮手套,这个皮手套表面就是光滑的皮。将麦芽糖取出来大部分直接放在一个一罐子里。另一部分又熬了一会,飞速取出来,温度八十摄氏度的时候就赶紧揉了起来,剩下的糖并不多,师无涯还能揉的动。</p>
揉好的糖块在制作关东糖的手艺人那里称为糖膏,这是师无涯曾经旅游时候看制糖艺人表演时候听来的。</p>
两个人拿到糖膏后,就开始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用力,巨大的拉力使糖膏渐渐被拉伸从而变长,然后等到长度合适后,就如同拉拉面般对折再拉……</p>
师无涯的力气没有岳仲麟大,到后面岳仲麟直接让师无涯停了手。直接将糖条的另一端固定在了一个木桩上,拉的时候手臂用力,身体后压,利用重力达到省力气的目的。</p>
燃了一夜的柴火的灶房温度已经很高了,岳仲麟在这里就只穿了一层单衣。发力的时候,手臂上的肌肉轮廓会清晰得浮现出来,更别说脸上渗出的那层薄汗。满满的男性力量的美感。一套一拉顺势再一压,连贯的动作看起来是那样赏心悦目,要是放到现代,就凭借这拉糖表演,都能成为一个网红。</p>
随着这反复的拉压,金黄色的糖条被拉的发白。而这表面的变化下,其内在的分子结构也被改变。终于如夺天地造化般,变成了另一种口感完全迥异的美食。</p>
师无涯赶忙将这些拉好的,已经可以称之为灶糖的糖条。用刀砍断接头处,然后再将其在盛满熟芝麻的盆里滚上一圈,这些糖自身的粘性便会给它们穿上一层衣服,同时也为这美食更添上一层风味。</p>
……</p>
灶君,即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掌管各家灶火,乃是汉族信众最为广泛的神灵。可以说只要有一家生起了灶火,那便是又多了一处灶君的神坛。</p>
而这位充满烟火气息的神灵的传说也充斥着市井人情味。传言这位神君每年腊月二十四的时候要上天述职,同时还会向玉帝言明这一家一年来的所作所为。一个神灵还会打小报告。所以这祭祀时,便要奉上糖果,以求其能够为自己家说上几句好话,甚至有些地方还会拿蜜糖糊住灶君神像的嘴。</p>
恭恭敬敬为这位小心眼儿的神灵摆好贡品,点好香烛。师无涯一家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依次行礼,就连小安安都在大人的帮助下给灶君行了礼。而后,这位吃了糖,饮了酒的神君,便迷迷糊糊地乘着烟车火马,接受了一家人贿赂后去替人家好言美语了……</p>
送走灶君,便开始享用祭品。酥脆的灶糖对于今年的师无涯来说多了一种特殊的味道,那是劳动所得的甜蜜。哪怕是这甜度不及蔗糖的麦芽糖,此刻也仿若甜入心髓。</p>
麦芽糖做的多,就直接分给村人了一些,而村人也回送了乡间做的农家糕点。而小孩们就幸运多了,一人得到一根灶糖,酥脆鲜香还带着甜蜜。</p>
人类对于甜这种味觉的喜爱是刻入骨髓的,特别还是在这样一个获取糖分殊为不易的时代。村中的小孩儿们就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拿着这得之不易的美食,小口小口地吃着,如同一只只小仓鼠。好像这样,那些甘甜就能在他们的口腔中停留更长时间似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