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至知道也许很多年后自己依然不会忘记这场审讯。这个女人像是在讲一场旅行那样兴致勃勃。尤其是当她讲到她原先在电影院里的计划的时候,那语气完全是个躲在角落里偷偷看着自己暗恋对象的小姑娘。“其实杀人这件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她说得轻描淡写,好像她杀过很多人。可是她的语气温柔无比,在呵护着某些珍贵的回忆。在整个审讯的过程中,其实他们很少打断她,因为她的声音里有种毋庸置疑的力量,让你不由自主地任由她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然后徐至感叹:要是所有杀人犯都这么会说话,那他对这份工作一定会更有热情一点。然后徐至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当警察?当他嘲笑自己滥情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回忆了。
在学校里的时候他们大家都还有梦想。那个时候很多香港片像是上天的恩赐,抚慰了像徐至那样认为人生无聊得不可救药的孩子们。在警校的时候,大家集体逃课去录像厅热血沸腾地看《英雄本色》。看《喋血双雄》。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拿起枪来会像周润发一样酷,不幸却忘了周润发演的是黑社会。可是少年时的徐至跟他们有些不同。他当然也喜欢那些电影,可是做一个除暴安良的孤胆英雄却不是徐至的梦想。他想成为的那一种警察活在一部美国电影里。徐至不知道这部电影是由两个演技派天后级的女星主演,而且还一举碰红了如今呼风唤雨的性感帅哥布拉德-皮特。他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那里面有两个原本结伴出来度假的女人,因为偶然的事情杀了人。从此她们开始了漫长的逃亡。这种生活看上去比做快餐店服务员和天天为晚饭菜单伤脑筋的家庭主妇有意思的多。但这两个亡命的女人不了解,在这世界上唯一理解她们的人就是那个一直负责追踪她们的警察。最后一幕,这两个女人相视一笑,加足了汽车的马力飞进了面前的大峡谷。她们至死也不会知道,是那个警察成全了她们最后的,壮美的飞翔。一场戏总算有一个真正懂得的观众,那是一种令当时的徐至着迷的惺惺相惜。
这才是真正的好警察。他觉得这比周润发要更――侠胆柔肠。那个时候的他们都不知道,警察永远不可能变成侠客。侠客的时代或者是永远过去了,或者是根本就没存在过――不过是这个世界自己对自己撒的一个大谎。等徐至想明白这件事的时候他已经在紧急的追捕中对逃跑的罪犯开过枪,已经在审讯的时候对“打死我也不说”的罪犯动过手――原则上这当然是不对的,可是徐至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哪个警察从来没这么做过。他早就已经知道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想要成为英雄基本是不可能的――成龙也许除外。所以他只想做一个聪明的警察。然后夏芳然来了。这个巧笑嫣然的杀人犯。不像《本能》里的莎朗-斯通那样张扬地炫耀她若隐若现的大腿。事实上她根本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了。但她依然轻柔地说:“杀人这件事,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依然撒娇地说:“我今天生病了。你们这儿的饭好难吃啊。”徐至相信她是杀人的那块料――聪明的警察懂得如何判断这个。但是他喜欢这个女人。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种通俗的喜欢……
“徐至。”李志诚又是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不简单。”徐至微笑着,“会说成语。”这是徐至总结出来的对付李志诚这种时不时自我膨胀的家伙的最好方法。
“真的徐至。你看,”李志诚最大的优点就是脸皮超厚,“昨天我无意中发现的。案发那天丁小洛跟夏芳然不是第一次见面。”
“噢。”
“徐至,你知道夏芳然在开咖啡馆之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她没有去当老师,但是她毕业前实习过。五年前,她实习的那所小学正好就是丁小洛的小学。然后我就又到那所小学去了一趟――你猜怎么?”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夏芳然正好教过丁小洛的班,教音乐。丁小洛当时的班主任还给我看了一篇丁小洛的作文――这个班主任了不起,她说二十几年来写得好的学生作文她都会留着。那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老师》,丁小洛写的就是夏芳然!”李志诚丝毫没有注意到徐至正用一种同情的眼神看着他,“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丁小洛死得奇怪。我倒要看看这个女人她还有多少花招要耍――”
“李志诚。”徐至脸上是一副忍无可忍的表情,“你想过没有。她已经承认了她杀陆羽平,如果丁小洛真的是她杀的话,她有必要隐瞒吗?”
“我不知道。”李志诚有点不高兴,“但是我就是不相信丁小洛会是自己掉下去的。”
“就算是她们以前认识。可是那又怎么样?五年不见夏芳然有可能认不出丁小洛了。你别忘了丁小洛更有可能不认识夏芳然。而且――小学里能有什么事情让人去杀人?不是说完全没有,但是可能性太小……”
“队长。”婷婷的声音细细地从角落里传出来,“一个人没有必要弹琴给一头牛听,对不对?”
14
丁小洛一直到最后都是一个鲜活和明亮的小姑娘。多年之后她会像所有人想象的那样变成一个肥沃,愉快,热心肠并且话多的女人。她年轻的时候或者不会被很多男孩子追逐,但其实她这样的女孩子往往会比那些漂亮女生更容易得到一份稳定和知足的幸福。小洛很少抱怨什么――等她长大以后她才会明白这是一个多大的优点。只是她已经永远没有了长大的机会。当然,这是后话。
三年级小学生丁小洛看上去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圆滚滚的了。她依然胖,可是大人们倒还是看得出来如果这个孩子在青春期可以长得高一点的话,到了十八岁她有希望出落成一个体态适中的姑娘。――当然苗条也许还是没戏。遗憾的是她的眼睛――依然只有那么细细的一条缝。一笑起来就更是没救了。偏偏小洛还很喜欢笑,一点小事就会笑个不停,她的笑声是很好听的,就像那种铜制的,又清脆又有质感的小铃铛。可是小洛自己不知道这个。因为这个特别清脆的笑声总是给她带来麻烦――比如老师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听见这个声音的话会恼怒地罚她站。所以小洛觉得自己毫无顾忌的笑声真是样伤脑筋的东西。
小洛真心地喜爱一切与美好有关的东西。比如清晨的阳光,比如盛开的花――无论是花店里卖的,还是草丛里野生的,在小洛看来都是一样。花是那么奇妙的东西,看上去那么柔弱,却都可以拼尽全力爆裂出一种虽然纤细但是毋庸置疑的鲜艳。小洛当然还喜欢商场里的那些漂亮裙子。可是小洛却从没像她的小朋友们那样因为妈妈不肯为她买下来而生气――小洛真的只是喜欢看看而已,如果真的拥有的话,怕是自己又要像小时候面对那个娃娃那样手忙脚乱的。那样就太没出息了。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小洛自己常常觉得困惑。为什么别的女孩子看到学校花坛里的花开了总会背着老师在人少的时候偷偷摘两朵呢?小洛就不。倒不是认为这是损害公物,也不是害怕老师的责罚,而是――占有一样美丽的东西的时候不该这么心安理得,小洛概括不出来这个句子,可她生来就懂得。
夏老师是丁小洛八岁那年的一个童话。那一天,夏老师站在讲台上,对着所有的孩子嫣然一笑:“我的名字叫夏芳然。你们叫我夏老师,记住了吗?”拥挤的教室里有一秒钟的寂静,然后爆发出几十个孩子清脆还有自由的声音:“记――住――了――”站在讲台上的夏老师当然不会知道,这几十个声音里埋藏着一个小女孩拼尽全身力气喊出来的一声“记住了”。如果可以把这个声音分离出来,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它原来这么嘹亮,这么喜悦,还有这么动人。
这个小女孩当然就是小洛。没有人注意到小洛的眼睛亮了。她就像是看见日出,看见彩虹,看见一轮明月照亮波光粼粼的大海那样看见了夏老师。怎么可以这样美呢?小洛问自己。夏老师明明不施脂粉,明明留着最简单的披肩发,明明只穿着一条最简单的牛仔裤。她就这么毫无准备地来到小洛面前,拥挤的教室里突然照进来一道斜斜的阳光,一堆陈旧的,歪七扭八,满是划痕的课桌看上去突然变得朦胧和亲切了,因为它们沉默地做了夏老师的背景。夏老师轻盈地落在忍辱负重的课桌们中央,空气于是突然间绽开了一个伤口,那里渗出的清新而艳丽的血液就是夏老师蜻蜓点水般的微笑。
一个月以后,在一篇题目叫《我的老师》的作文里,小洛这样写:“等我长大以后,我要当一个服装设计师。我要做出最漂亮的衣服给夏老师穿。我想创造一些人们从来没见过的颜色,因为每次上完夏老师的课,听完她唱的歌,我的心里就会有好多好多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的颜色在跳舞。我想那就是音乐的颜色吧。总有一天我要告诉夏老师:这些颜色本来就都是属于她的。”
丁小洛的班主任把这篇作文拿给夏芳然看的时候,她正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发呆。她觉得实习这种糟糕的生活漫长得似乎永远不会结束。你只能穿最难看的衣服,只能天天对着那一群嘈杂得让人头晕的孩子,这阴暗的办公室里那些人到中年整日家长里短的女老师们一个个对你虎视眈眈就像电影里五十年代的妇女主任。夏芳然沮丧地明白自己永远做不成一个好老师――为人师表这么光荣的事情,就留给那些干燥的女人们去做吧。
那个写这篇作文的叫做丁小洛的孩子很怪。夏芳然之所以记住她是因为她有一副绝好的嗓子但是没有好的乐感来跟这嗓子匹配。夏芳然摇摇头,总而言之,她对别人的事情通通没有兴趣,何况是一个萍水相逢的孩子的嗓子或乐感。还是想想自己尽管八字还没一撇的咖啡馆――那可是这发霉的日子里唯一的兴奋剂了。夏芳然要管她的店叫“何日君再来”。她已经决定了。
但是夏芳然从来就不知道,那个孩子满怀感恩地跟着她唱歌,看不出来夏老师美丽的微笑里有多少勉强,同样看不出来这位夏老师已经快被这空气不流通的教室,快被他们这群永远也安静不下来的小麻雀们逼疯。夏芳然更不知道自己就在无意中点燃了这个孩子对生活的热情,信心,甚至是想象力。
然后,冬天来了。
那年冬天学校选中小洛的年级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千禧年歌咏比赛。夏芳然则必须非常不情愿地在实习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担负起准备这次比赛的责任。丁小洛一直都记得,她知道自己被选进了为了比赛临时组起的合唱队的那一天,天气绝好。北方的冬天如果阳光明媚的话,很容易看到一种锋利的天高云淡。虽然锋利,却根本没闪着那抹咄咄逼人的寒光。那是小洛喜欢的天气。她跟着合唱队一起练歌,准确地说,跟着夏老师练歌。除了比赛的规定曲目外,夏老师选择了一首叫做《明天会更好》的歌。夏老师说:“这是首老歌了。它很适合童声合唱。”
于是,小洛关于那个冬天的记忆,变成了一样可以贴上五个字的标签的标本:明天会更好。为了练习,放学回家的时间常常很晚。白昼一点点地变短,巨大而疲倦的地球无声无息地把越来越长的黑夜留给北半球的孩子们。可是尽管这样,在令人沮丧的冬日的黄昏里,在北半球这声冗长的叹息里,依然有一群孩子在为它感恩和喜悦地歌唱着:“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