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杨佩瑶陪太太上楼,提起此事。
太太鄙夷道:“眼皮子浅的只能看得见芝麻了,还整天觉得自己无比精明,以为别人都看不出骨子里的穷酸气……你大嫂不是为这个置气,你大哥打算调到三旅当参谋……三旅驻地在龙泉。”
那就是要两地分居
杨佩瑶压低声音问道:“大嫂不舍得跟大哥分开”
太太瞪她一眼,“年轻姑娘家,打听这么多闲事干什么”
杨佩瑶抿嘴笑笑,“娘,要是大哥去龙泉,就让大嫂跟着一起呗。说不定过两年我能多个小侄子。”
“再说吧,你大嫂娇生惯养长大的,谁知愿不愿意去那里受苦” 太太又叹声,径自往三楼走。
杨佩瑶回到自己房间,寻刀子削好铅笔。
离八月三十考试还有十八天时间,她要列个计划表,把要复习的书目通读一遍。
英文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只需把每课词汇过一遍就可以,她相信自己的实力。
数学应该也还可以,虽然大学里的高数都是老师高抬贵手才通过,但她毕竟经历过高考,底子还在,而且初中数学不会特别难。
重点复习的只是国语。
课文要读熟,那些繁体字即便不会写,至少得认识。
翌日,杨佩瑶起了个大早,快手快脚地洗把脸,把头发扎成个马尾,就到房间附带的小阳台上读课文。
一楼小花园里栽了十几竿翠竹,刚巧伸到二楼阳台旁。
晨阳斜照在竹叶上,碧绿欲滴。
时辰尚早,风略略有些清凉,扑面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按照杨佩瑶的经验,初中升高中,考的内容大多以初三学过的知识点为主,因此她先从国三的国语书开始读。
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尤其做客观题的时候,即便读不懂题干的意思,凭借语感也能选中正确答案。
杨佩瑶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字词用铅笔圈出来,打算请教太太。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个小时。
春喜敲门喊她吃早饭,杨佩瑶答应声,感觉嗓子有点哑,连忙喝口水润了润,换过身上睡袍,这才下楼。
人差不多都到了,杨致重和杨承灏以及杨承鸿都在,难得的齐全。
饭菜也丰盛,单是粥就准备了两样,还温了牛奶。
一大家人鸦雀无声地吃过饭,周妈跟春喜将碗筷杯碟撤下去,杨致重清清嗓子宣布道:“承灏要调任龙泉,下周就走。”
太太面色淡然,四姨太也不意外,想必事先已经听说过。
二姨太跟三姨太都是一脸惊讶。
三姨太问道:“杭城待得好好的,怎么想起去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是山路不好走,去一趟得一天一宿的路程吧”
二姨太则问:“大少奶呢,也跟着去”
杨致重冷声道:“承灏去剿匪平寇,还能把婆娘拴在裤腰带上”
那就是不让陆秀玫跟着了。
杨佩瑶偷眼看去,陆秀玫双手捧着茶盅,目光直盯盯地看着茶水,像是要看出个花儿似的。
表面看着没什么,心情应该会难受吧
她是大家庭长大的老派女子,一向讲究温良恭顺,杨致重发话不许去,她势必不敢违抗。
可夫妻俩分居两地算什么
杨致重跟太太都才四十多岁,用不着儿媳妇伺候,又没有孩子拖累。
况且,陆秀玫不过去,杨承灏没准儿会在当地纳个姨太太,这不是硬生生把一对夫妻变成怨偶吗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异地总是不靠谱。
正思量着,听到杨致重吩咐杨承灏这几天把军需处的公事交接完毕,吩咐太太给杨承灏准备简单的行装。
训话完毕,杨致重与杨承灏去公署,其余人等各自散去。
杨佩瑶看着陆秀玫上楼,悄声问太太,“爹干嘛不让大嫂跟着”
太太道:“你爹想让你大哥继承家业,他大学毕业之后就进了军需处,从来没真刀真枪地打过仗,镇不住手下人。龙泉那边山匪多,过去拿他们练练手……这不怕你大嫂扯后腿”
杨佩瑶撇撇嘴,“早知道就先别给大哥成亲,等他能撑起事来再说……军队里可是有不少随军家属,人家怎么就不怕扯后腿”
“胡说八道,”太太斥一句,“别人能跟你大哥比你大哥被拿住,你爹不就受制于人了”
杨佩瑶无言以对,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某知名电视剧。
有位将领要攻城,敌人把他老婆拉到城墙上,喊道:“xxx,你要敢放炮,就先把你老婆杀了。”